9月1日,北京市政府新闻办、北京市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,集中发布“人文北京”、“科技北京”、“绿色北京”等三个“十二五”市级综合专项规划。建设“人文北京、科技北京、绿色北京”是北京市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,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,提出的发展战略。三个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5年建设“人文北京、科技北京、绿色北京”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,是落实“人文北京、科技北京、绿色北京”发展战略、进一步推进首都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。
《北京市“十二五”时期人文北京发展建设规划》的总体目标是率先形成较为健全的民生保障体系,国家文化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,城市文明程度居全国前列,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。这四个目标作为一个整体,描绘出未来五年人文北京发展建设的蓝图。《规划》提出了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: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,率先建成完备发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,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,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,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,深入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。《规划》凸显人文关怀主题,突出文化发展重点,是全面规划和部署未来五年人文北京建设的重要文件。
《北京市“十二五”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》的总体目标是:到十二五末,把北京建成国家创新中心,推动首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。围绕总体目标,设定了“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于5.5%”;“技术交易额超过1800亿元”;“高技术产业、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总额超过3500亿元”;……“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超过12%”等10个具体目标。在五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,一是全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,二是实施全面对接工程,大幅提高持续创新能力,三是推进科技振兴产业工程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民生工程,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,五是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。规划为我们勾勒出了“科技北京”的宏伟蓝图。
《北京市“十二五”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》提出了三项主要愿景和目标:一是率先形成“创新驱动、内涵促降”的科学发展新格局,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、人力等非传统资源投入。二是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集约、高效、生态型绿色城市发展新模式,城市发展更加协调、可持续。三是打造成为生产清洁、消费友好、环境优美的绿色发展先进示范区,绿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,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。同时,为将目标具体化、直观化,规划设置了20项具体指标。规划更加突出系统打造绿色生产体系,更加突出绿色消费的引领作用,更加突出深化宜居环境建设,更加突出绿色发展机制保障。
据北京市“十二五”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,“人文北京”、“科技北京”、“绿色北京”发展建设三个市级综合专项规划是北京市“十二五”市级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目前,18个市级综合专项规划和64个一般专项规划已基本完成,正在陆续审批并向社会发布。

|